六、 中石化
投资规模★☆☆☆☆
网络布点★☆☆☆☆
商业模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成立于1998年7月,其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是大型的中央直属企业,主要业务包含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早在2010年初,中石化即与北京首科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但在国家电网热衷建设大型的换电站时,中石化则力推整车充电模式的充电站。中石化高层曾表示,将力推油电结合、以油带电、快充与慢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在主要城市开展充电站示范工程。
2011年10月14日,中石化曾提出“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将在北、上、广、深投资8.7亿建设大约175座充电站,同时北京的580座加油站中将有100座加入充电设施。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3年10月,中石化立足上海、武汉、河南等地展开的基于加油站网络建设的充电桩不超过500个。与当年的豪言壮语相比,中石化在实际操作中显然更加保守和理性。
中石化在充电设施投资的实践中趋于理性,笔者分析至少有四方面原因:首先,在充电站建设布局的初始阶段,投资者都会遇到诸如配电、用地、客户源等问题,很难一蹴而就的解决,中石化的传统业务仍然欣欣向荣,不妨静观其变;其次,涉及充电站集成的配电、设备、监控、土建等都不具有专利或垄断壁垒,时机成熟时,中石化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其网点布设;其三,中石化依托全国的三万座加油站网络,土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国家标准和商业模式逐步趋于稳定后再行动,不但明智稳妥,而且工作效率也会更高;最后,中石化具有不输于国家电网公司的省市县子公司网络,并且各省市县子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协调力也相当强,快速实施能力不成问题。
七、 华商三优
投资规模★☆☆☆☆
网络布点★☆☆☆☆
商业模式★☆☆☆☆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商三优”)成立于2010年2月,是北京电力公司的二级单位,是一家集研发、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优质、可靠的充电设备、监控系统和动力电池管理设备,而且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制全面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解决方案。
据了解,2014年以前,华商三优主要是以承建充电站的总包工程为主,先后参与建设了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的高安屯、四惠、小营、小圣庙、西黄庄等60余座充换电站。2014年以后,华商三优逐步利用自身的设备研发与生产优势,主动寻找投资机遇,2014年底完成了首个大型出租车充电站——通州潞城出租车充电站的建设工作,迈出了向充电设施运营商转型的一步。
与其他充电设施运营商相比,华商三优投资相当谨慎,尚未形成充电设施的网络布局,处于转型涉足充电设施运营行业的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