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言

150家车企上书广州市政府:电动车不能禁

发布时间: 2014-10-27 17:40:03    来源: 电动车时代
字体:

[摘要]作为外来的电动自行车企业,惊悉《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市法制办官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三.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现状

  电动车带来的交通管理难题普遍困扰着各大城市,如何权衡各方面利益,维护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对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是一种艰巨的考验

   1、国内部分地市电动车管理现状

  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2011年3月18日,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省制定出台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各地积极响应,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开展调研,陆续制定出相关目录管理办法,其中部分地市结合当地情况先期开展了管理工作。

  (1)天津江苏:天津、江苏作为国内电动自行车规模最大的两大板块,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其监管工作,并于2012年8月12日召开天津江苏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交流会。天津市非机动车管理处政府职能部门会同行业协会、我们企业代表就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进行了探讨和调研,双方一致认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又应充分考虑到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使用、安全以及道路条件等诸多方面,使电动车管理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既更好地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环保出行的实际需求。

  (2)上海:2010年10月施行《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管理措施:由自行车行业协会制作《上海市二轮非机动车产品上牌备案登记表》(即上牌目录),并送交公安交通车辆管理部门备案,公交交通车管理部门依据目录对电动车办理上牌。

  (3)杭州:2009年6月施行杭州电动自行车目录管理,管理措施:①自2009年6月1日起,对在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予以登记上牌,并实行目录管理;②对不符合目录规定要求的电动自行车一律不予上牌。

  (4)武汉:2013年10月15日起执行《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的相关要求,明确了电动车要实行上牌管理,并对超标车实行过渡期管理,禁止对电动车进行改装,规范了形势要求。
以上地市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在充分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市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明确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停放等要求,管理方法以“限”为主,合理地分配了道路资源,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效果良好。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反映了电动自行车产业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

  我们在天津、江苏板块电动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惠于良好的政策导向,良好的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影响至深。现在将目光投向广东。

  众所周知,广东板块近两年行业状况不佳,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关停,部分仍处于挣扎状态。除去企业运营管理等因素,政策的巨大差异性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公布近一年,其目录管理实施细则一直未能落实。根据各地市先期制定的管理规定,我们省内企业为了配合当地政策要求,积极顺应轻便化的发展形势,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往锂电款电动自行车方向发展。

  作为进驻的外来品牌,我们深刻感受到南北政策的巨大差异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同众多行业伙伴一样,我们已经尽力调整,全力配合政策变化。

  现在,《条例》的公布,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部分“毁灭性“条款(如第二十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机动车,禁止生产未列入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摩托车;第二十五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在本市限制摩托车行驶范围内禁止销售摩托车。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范围内禁止销售人力三轮车。)对已处于挣扎中的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封杀令”。如果“条例”实施,势必将对广东省电动自行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1)外来品牌退出广东市场,大量企业倒闭,产业被无情地扼杀。

  (2)税收减少,经济发展受阻,失业人口大幅增加,各类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激化。

  (3)物流、快递、零售等相关行业成本迅速上升,受到严重冲击。

  四、《条例》实施的法理分析

  众所周知,公共决策机制至少包括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和补偿机制等四方面内容。

  1、合法性分析。对于政府管理行为,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禁止的,而对人民行为,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这是一条基本的法治原理。电动自行车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认可的合法非机动车类型。根据该法第18条第1、2两款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是否将其纳入非机动车登记管理体系,而没有权力剥夺其上路资格。如果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对其不予登记,那么就意味着不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居民可以自由购买并使用合法生产、销售的电动自行车,而决不意味着“未经登记就是违法使用”。而省政府已明确其登记管理制度,故更不应该剥夺电动自行车的经营、上路权。

   2、正当性分析。对于无力购买机动车的普通群众来说,电动自行车作为其主要出行工具,当然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财产。而今只凭一纸通告,就要车主自行把这种经济、便捷、环保的“先进生产工具”打回人力自行车的原形,既违背了“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不符合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法精神。 

  3、必要性分析。“禁电”的主要理由似乎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国内大城市交通现状普遍存在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道路设计与行驶规则不合理、机动车量大且违章频繁、公交路线布局不科学等现象。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路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道路资源的分配天平过度偏向机动车。试想,谁愿意拿自己的血肉之躯跟钢铁之壳较劲儿呢?因此,交通和交管部门应当努力寻找改善交通的治本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对电动自行车一禁了之。

  即使要禁,也应当审慎地进行以下权衡: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采取强化管理和严格执法的有效措施,是否确实不能解决问题?有关部门是不是该拿出一个有凭有据的调研报告,证明电动自行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交通压力?“禁电”以后是不是也要择期做一做决策的后评估,看看是否确实有成效?

   4、补偿机制分析。补偿机制的缺失会助长公共决策不审慎的泛滥,这已在现实中被一次次地证明。有关方面居然很坦然地说,对市民手中的电动自行车,不赔偿,也不回收,头脑里显然没有补偿机制的观念。应当明确,“禁电”从法律上说属于行政许可的撤销,依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对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必须赔偿。

   五、相关意见和建议

  以爱玛、雅迪、新日、绿源为代表的外来品牌企业会同广东本土150余家品牌企业酝酿讨论,一致同意代表广东电动车产业近100万从业人员向广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效仿其他地市,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目录管理。尽快落实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目录实施细则,对符合国标的车辆将予以上牌上路,中心城区(天河、海珠、越秀、荔湾)主干道可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有限度地限时禁行管理。

  2、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备注:广东省电动车商会筹备组,以下简称省商会)将积极搭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交流平台,并遵循相关文件积极深入行业进行政策宣贯与质量协管,配合质监、工商部门清理无证无照假冒伪劣源头,着力整顿电动车市场,致力成为政府部门的得力帮手。

  为此,我们几家企业代表整个行业呼吁政府,考虑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方便,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对《条例》进行慎重研究,与行业组织积极沟通,科学调研,制定出符国情、合民意、促发展的政策,让电动自行车成为让广大市民放心的出行工具。
 

 

 

专家专栏

  • 姓名:欧阳明高

    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清...

  • 姓名:陈全世

    简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姓名:杨裕生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高能密度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研究开发,是中国高能二次电池-锂硫电池的开...

  • 姓名:陈清泉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

  • 姓名:裴普成

    简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工程系车用动力研究所所长。学术兼职有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 姓名:胡信国

    简介: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腐蚀防护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学会理事,国际先进铅酸电池联合会...

  • 姓名:王金良

    简介:教授,注册咨询专家。现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锂电池应用专业委员会会长。

  • 姓名:韩作樑

    简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院)副所长、所长、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家电...

  • 姓名:刘彦龙

    简介: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组委会秘书长,2009年5月至今,兼任中国电子学会...

杂志阅读

  • 《光伏的最后一百米》

    2014年4月刊

    推荐阅读:

    当前光伏业一大现象值得注意:政策力度无与伦比,市场效果仍非所愿。

  • 《电动车产业拐点已到》

    2014年04期

    推荐阅读:

    2016年中国车载动力锂电池产量将是2013年的7.3倍,市场机会将至,而国产动力锂电池企业似乎还没准备好。

展会沙龙

  • 开始:2014-06-23  结束:2014-06-24

    储能国际峰会2014(Energy Storage China 2014)是中国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存储行业盛会,旨在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专业性能源存...

  • 开始:2014-05-28  结束:2014-05-30

    11月12日-14日,第五届新能源汽车峰会暨展览会2014在北京海航大厦万豪酒店召开。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决策者会议集团联合...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