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低速电动车:能否上演“逆袭”?

发布时间: 2015-04-14 12:40:57    来源: 电池中国网综合    作者: 木兰
字体:

[摘要]对于低速电动车,发改委和工信部不给其“准生证”,市场却以200%年增速野蛮成长。业内人士对此也意见不一,那么,低速电动车能否上演“逆袭”?

  低速电动车“人缘”甚好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11个省份为低速电动车解禁。各地方政府呼吁国家为低速电动车出台政策,业内专家亦不乏低速电动车的拥护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杨裕生、陈清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低速电动车符合城镇及农村市场的需求,切实解决了普通民众的出行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应大力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表示,低端切入是我国电动车市场应该发展的方向,应利用低速电动车积极引导锂电池的消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亦认为,低速电动车是绿色交通工具,符合我国国情,应尽早纳入城市交通系统。

  针对低速电动车的转正问题,相关专家也积极建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要想更好地解决低速电动车转正问题,既需要在安全上让车企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更需要在技术进步上拔高相应的准入标准。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国家应对微型电动车适当放开政策,实行“产品准入从严,企业准入从宽”的管理原则,鼓励和支持多种电池路线、不同电池搭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兼容发展,并且针对微型电动车建立起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

  “引导”胜于“围堵”

  尽管有人把低速电动车美其名曰“国民车”,然而在“反对者”看来,不过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一厢情愿。

  业内表示,成本低廉、无需驾照才是低速电动车“车市膨胀”的主要成因。

  3月26日,在广州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汽车论坛上,李钢一针见血地指出,“低速电动车能火的主要原因是不上牌、不用驾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低速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排放问题、铅酸电池的污染问题等都没有明确保障,市场比较混乱。

  上海新能源汽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缪文泉表示,低速电动车已经发展到今天,不可能往后退,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监管。

  专家也表示,对于低速电动车,“围堵”不如“引导”。

  日前,政府有关负责人表态,“鼓励现有低速电动车企业及早转型,成为真正能够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这可以看作是相关企业的“一线曙光”。董扬亦表示低速电动车应引导发展,“低速电动车是电动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重要分支,能够带动电池、电机市场的发展,确实有很大市场需求,应引导发展。”

  事实上,专家认为,低速电动车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意义非凡。第一,低速电动车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突破口,开创了我国电动车发展新的局面。第二,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电动汽车自主技术的进步,破除了汽车依赖外国技术的习惯。第三,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带动了电池、电机及电控产业的形成,提供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后劲。第四,低速电动车提倡了俭朴的造车理念和节能意识。第五,为发展有竞争力的下一代电动汽车积累了技术,培养了人才。

  由此可见,对于低速电动车,随着市场的“风生水起”,倒逼着行业日趋规范,业内人士表示,应对低速电动车产业加以引导,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