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需求旺盛 下半年锂离子电池增速趋稳

发布时间: 2014-07-16 15:40:45    来源: 中国创新网
字体:

[摘要]“2014年上半年,在电动汽车产量迅猛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上半年产量接近22亿只,锂离子电池进出口顺差达到6.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近10%和40%。”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研究员余雪松在近日召开的20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论坛中表示。


  除此之外,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天津力神拟在武汉投60亿元建动力锂电项目,苏州及青岛动力锂电项目开工。其他领域企业也开始涉足动力锂电。瑞恒集团宣布携手神州巨电、华夏基业投资100亿元建设动力锂电池基地。跨国企业加大布局力度。三星SDI准备在西安投资6亿美元建设中国最大动力电池基地。 
  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发布了上百款新产品,从公布的参数看,所用到的锂离子电池容量均在逐步增大。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应用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的产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综合来看,我国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有望达到55亿只。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半年的情况看,随着我国加大在关键材料和技术如隔膜、六氟磷酸锂、电源管理系统、动力电池成组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国产材料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国产化配套能力,提升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预计2014年我国正极材料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六氟磷酸锂的自给率有望达到40%,隔膜自给率达到30%。
  多渠道缓解压力 
  显然,由于供需压力、市场竞争激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从整体情况来看仍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从2014年上半年以来的情况看,国内外企业均在加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投资,同时一些现有企业也在扩大产能,我国动力锂电产能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14年将达到2000MWh。尽管国家十分重视也加大政策支持,地方也在积极出台措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价格偏高等问题,但一旦推广效果不如预期,动力锂电将面临较大的供需压力。 
  第二,进入2014年后,由于动力电池市场预期较好,锂离子电池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但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我国企业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深圳比克2014财年上半年(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实现营收7404万美元,同比下降超过30%,尽管毛利率实现转正,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当升科技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尽管亏损有所收窄,但依然高达1200万元。 
  第三,动力电池标准尚未统一。尽管上半年我国出台了不少锂离子电池的标准,如工信部印发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包括共计24项标准项目,但从整体看,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标准尚未统一,以致于各大企业产品五花八门,不同产品基本不能兼容。同时由于充电标准的不统一,而且每一个品牌的充电桩都采用各自的软硬件体系,给电动汽车充电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赛迪智库建议,要加快出台行业规范条件,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及行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重点从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资源利用、安全要求等方面建立行业准入门槛,加大规范产业发展力度,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资源整合,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和地区性盲目投资。 
  坚持扶优扶强策略,结合行业准入制度建设,引导财政、产业、金融、土地等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加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优质的生产经营规模,引导企业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园区集聚,加强各配套环节和电池生产企业协作,实现集约化发展。 
  重视安全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安全机制,加强生产规范管理和技术研发创新,从源头减少产品危险因素。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及检测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安全监管机制。加快研究建立锂离子电池产品规范回收及再利用制度。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