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家公司角逐纯电动车牌照 实力比拼各展所长

发布时间: 2014-07-15 16:32:0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字体:

[摘要]日前,非汽车生产企业有望获得电动汽车生产牌照的消息引发业内热议。此举意味着我国将放开汽车行业市场准入,非汽车行业的公司有望借此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多家公司具备获取资质实力

  最有可能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万向钱潮、成飞集成、亿纬锂能等。

  作为我国五百强企业,怀有造车梦的万向集团最有实力获得电动车生产牌照。集团产业多元,实力雄厚,2012年集团营收已突破千亿。通过万向钱潮、万向电动、菲斯科、A123等子公司,万向集团构筑了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涵盖从“三大电”到整车制造,已符合获得电动车生产牌照的条件。目前,万向电动是集团电动车业务的承载主体,涵盖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电动汽车。万向电动已开发多种车型,一旦取得牌照,即可投入生产。同时,万向集团承诺将万向电动注入万向钱潮,且由万向钱潮作为零部件供应商,融入菲斯科的供应链。

  成飞集成主营业务为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和动力电池,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锂电是我国领先的动力电池产商。工信部新能源公告车型中26款车型使用了中航锂电的动力电池系统,在纯电动客车方面份额排名第一。不过,成飞集成控股股东中航工业早已将汽车业务的主要资产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剥离给长安汽车,从而退出汽车业务。而成为集成也在投资者平台表示,现阶段公司的科研重点是持续提高和优化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尚未考虑争取电动车资质。

  亿纬锂能则明确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申请汽车生产资质。目前,亿纬锂能控股子公司亿伟赛恩斯研制的增程式电动客车已经在惠州试验运行,并进入工信部目录。由于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亿伟赛恩斯与广汽合作生产电动客车。

  与汽车业动辄百亿投入相比,亿纬锂能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公司目前总资产仅为13.6亿元,货币资金仅有2.2亿元。但是,公司仍然抛出了宏伟的计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2017年实现100亿元营业收入。据悉,公司正争取惠州市政府对其汽车业务的支持。

  低速电动车牌照也待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低速电动车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二三线城市及城镇地区最受欢迎的电动车。但监管层对该行业仍有争议,其快速增长势必要求加以规范发展,规范相关生产牌照显得更为迫切。目前,低速电动车正在向锂电池车型转型,但由于没有资质,多挂靠在整车产商名下生产。

  7月8日,多氟多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正在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和几款新能源汽车样车,具体计划需要根据研发进度、下游市场情况、合作伙伴寻找情况另行制定。海通证券研报则称,多氟多目前正在研发电机,并已初步掌握了整车的制造工艺。

  多氟多是国内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选用低成本的锰酸锂。目前,多氟多是新大洋和新时空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车型是众泰时空E20、众泰知豆,均为低速电动车车型,均挂靠在众泰汽车名下。

  此外,据透露,江特电机的低速电动车已小批量生产,处于推广阶段。作为从电机扩张到包括锂矿开采、电池材料的锂电池产业全产业链公司,江特电机无疑也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有利争夺者。目前,江特电机尚未表示是否争取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其生产方为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