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家公司角逐纯电动车牌照 实力比拼各展所长

发布时间: 2014-07-15 16:32:04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字体:

[摘要]日前,非汽车生产企业有望获得电动汽车生产牌照的消息引发业内热议。此举意味着我国将放开汽车行业市场准入,非汽车行业的公司有望借此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日前,非汽车生产企业有望获得电动汽车生产牌照的消息引发业内热议。此举意味着我国将放开汽车行业市场准入,非汽车行业的公司有望借此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其中,A股上市公司中,多家锂电池产业链公司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有力争夺者。

  电动汽车牌照将放开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部委正在讨论向非汽车生产企业发放电动车生产牌照的政策,有望于今年底前出台。”

  事实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由于受思维惯性、技术路径依赖和现有资产拖累,很难有积极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他呼吁政府要创造鼓励竞争的环境,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步。

  然而,我国目前仍实行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制度,非汽车生产企业要进入整车领域,要么收购车企,要么与车企合作。因此,打破审批制度,才能让行业有足够的竞争。

  准入门槛较高

  随着特斯拉的崛起,IT企业推动电动汽车变革的成效显著。因此,IT企业一度作为进入电动车行业的热门“人选”。年初,一度传闻小米将进入电动车行业。不过,雷军已否认将造电动车的传闻。目前,IT企业中,谷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路测多年,其进入汽车行业已无悬念。苹果、微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则切入汽车电子及车联网。

  据中汽研有关人士介绍,获批企业必须在研发领域有较大的投入,并已经掌握了包括电机、电控、电池等制造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此外,这些企业还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生产电动车意愿强烈。

  因此,汽车零部件、锂电产业链的公司获得牌照的呼声最大。此外,考虑到我国低速电动车爆发式增长的国情,低速电动车企业也是获得牌照的热门“人选”。

  在数量上,中汽协人士透露,能够获生产电动车的非汽车生产企业可能只有两三家。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