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揭秘特斯拉储能电池大卖的背后

发布时间: 2015-06-29 11:11:03    来源: 赛迪智库
字体:

[摘要]被誉为“电动汽车界苹果”的特斯拉四月底正式推出“Power”系列储能电池。新品发布仅一周时间,就签下了约8亿美元的订单,相当于在中国6765辆电动汽车的销售总额。特斯拉的储能电池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销售成绩?将会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二、特斯拉发展储能电池的重要影响

  (一)将催生储能产业爆发性增长

  从电动汽车产业到储能产业,特斯拉开启了全新的商业尝试。此次特斯拉涉足储能市场,或类似于2014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的一股狂风,具有催化剂作用,将引爆全球科技界和能源界对储能产业的热情和重视。如德国戴姆勒集团已于6月2日高调推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储能电池,同样为家庭和企业提供锂离子储能电池。通用汽车也将推出电动车电池二次利用技术,并重点关注增长潜力巨大的储能市场。

  众多汽车企业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正式宣告进军储能市场,是因为预估当前美国乃至全球储能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据GTM研究公司和储能协会预测,美国储能市场2015年增长率预计为250%,约220兆瓦;从全球来看,2017 年储能新增装机将首次达到GW级,市场规模约50 亿元;到2020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或接近7GW,市场规模为200 亿元。储能产业有望复制风电与光伏的发展路径,实现爆发性增长。

  (二)或大幅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当前,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虽然增长迅速,但仍处于发展初期。特斯拉想在储能电池领域大展拳脚,仍面临诸多挑战。2014年,美国储能电池的安装规模为1.28亿美元,主要面向公共事业,只有1%应用于家庭住宅中。此外,特斯拉还面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大量对手和竞争技术的挑战。因此,一方面,特斯拉期望这些储能电池产品成为发展主流,就必须大幅降低电池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购买。预估需要下调价格75%。而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在建的电池工厂将于2017年投入生产,届时,电池组每千瓦时的成本将降低30%。另一方面,对家庭用户而言,储能电池与光伏发电系统相集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电网供电的依赖,预估减少约20 年的用电成本。

  (三)进一步巩固电池领域优势

  作为一家电动汽车先锋企业,特斯拉最核心的技术是对电池管理技术的颠覆和再造,分层次管理的办法让电池组发挥能量。此次特斯拉为家庭、商业和公共事业提供一整套储能电池方案,采用与电动汽车相同的电池构架、电池管理系统,将打开锂电池产品的应用新蓝海。目前特斯拉计划扩大其在建的“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的规模,该超级电池工厂的建设将耗资50亿美元,预计2017年投入生产,2020年达到最大产能。届时,该工厂的年产电池容量将达到35千兆瓦时,可满足特斯拉年产50万辆电动车的需求。此时特斯拉进军储能市场,可有效消化超级电池工厂三分之一的产能,其余三分之二的产能用于特斯拉电动车的制造。并且,特斯拉旗下储能电池产品、电动汽车产品和SolarCity光伏发电系统产品将完美结合起来,形成能源互联网的闭环模式。动力锂电池的梯级利用可作为降低储能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经过检测和处理后,动力锂电池被淘汰后,可继续用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站、路灯、通讯基站等储能领域。如此这种阶梯式利用,可让动力锂电池价值得到充分发挥,降低电池30%-60%的成本。

  (四)规避风险,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产业

  开拓并抢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是特斯拉的终极目标。经过在美国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依靠其出色的外观和加速性能,特斯拉带动了全球电动汽车热潮。然而无论是新款Model X和Model 3车型的研发和制造,或是进军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电动汽车市场,以及大规模的充电网络和超级电池工厂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斯拉预估2015年的资本支出将高达15亿美元。但特斯拉近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并不如意。例如,2014年是特斯拉电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年,相对美国总部定下的10000辆销售目标,全年完成额也不足25%。2015年,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5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扩大。在种种不利因素下,储能电池发布仅一周时间,就有高达8亿美元的预计收入,相当于在我国6765辆的特斯拉汽车销售总和。惊人的订单业绩让特斯拉打了一个翻身仗,通过扩展产业链优势,避免了电动汽车销量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未来,特斯拉可将储能电池产业作为一个盈利点,在投资甚大的电动汽车领域做大做强。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