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 设施建设有保障
目前电动汽车整车充电根据充电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慢充和快充两种,整车慢充通过交流充电桩连接车载充电机为电池充电,充电功率较小,完整充电周期为5-8小时;整车快充通过非车载直流快速充电机实现,一般可在半小时内将电池荷电状态充至80%以上。而换电则是通过直接更换车载电池为电动汽车补充电能,所需时间为5-10分钟。
实际上,国家电网公司的充换电设施建设原则也经历了一些转变。前期电池快充技术不成熟,国家电网倡导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随着电动汽车及电池技术性能的进步,国家电网以市场为导向,提出了“主导快充、兼顾慢充、引导换电、经济实用”的建设原则。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参与完成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8项、企业标准39项,这个标准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还首次承担了两项国际标准编制工作。”孙鼎浩介绍说。
王秉刚表示,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已经成熟,为部分解决传统有线充电技术占地等问题,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无线充电技术,并且很有进展。肖湘宁认为,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利用,真正实现全社会零排放、清洁无污染的绿色交通。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电池是电动汽车最为昂贵的部件,快速充电将加速电池单元老化,缩短电池寿命。国家电网公司表示,交流慢充基本满足电动乘用车需要,快充是未来发展方向,而换电则适于公交等特定领域。
肖湘宁建议,从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水平、整车及电池标准化发展程度以及对电网影响等角度考虑,电动私家车应以分散式慢充为主,适当配备(分散)快充设施作为补充,按照城市不同功能区域合理确定两类设施的配比度,以满足用户不同类型的充电需求。
完善政策 多方合力求共赢
近日,北京市科委推出《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其中有关充换电设施的内容包括:北京将加快公共场所快速充电桩建设,到2017年全市将有10000个快速充电桩亮相公共停车场等场所。
孙鼎浩表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电网公司参与其中,起到上下游衔接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据悉,充换电设施市场全面放开后,国家电网公司自营的充换电设施主要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等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和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
目前,除北京外,上海、天津、杭州、青岛等地也在加紧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工作。上海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过6000台;天津市将新建6700台充电桩或充电接口,新建66座充电站;杭州已开展102个充换电站项目和620台充电桩的建设工作;而青岛也将在公共区域建设50台快速充电桩。
据了解,虽然国家电网公司已放开充电桩建设市场,但目前充电设施进入小区还存在诸多困难。“建设用地问题是制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 孙鼎浩表示。
据悉,北京将出台《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的通知》,要求将北京市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充电桩不低于18%作为规划审批条件之一,如物业不配合将被罚分曝光。业内人士分析,北京地区充电桩进入小区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此外,已发布的充电接口相关国家标准不完善,公共充电设备要满足所有车型的充电需求还存在一定难度,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较低,公共充电设施运营模式尚未确定,以及电动汽车二次更换电池等问题,都会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因此,建议国家在对车辆与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环节给予补贴的基础上,对充电服务环节也能够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如充电设施用地优惠、建设运营补贴和税费减免等。”孙鼎浩表示。
据介绍,北京今年还将开展路灯充电桩研制及试点应用。一旦试验成功,不仅能降低单独新建充电桩的成本,更能破解城区土地成本高昂,汽车充电站建设空间资源短缺的困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
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志勇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进,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真正融入市场,迎来发展的春天。”
充换电设施市场放开 助推新能源汽车发展
[摘要]要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必须完善产业链,而充换电设施则是这一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电动汽车的推广面临着续航里程的问题,这使得充换电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