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的激增,助推了锂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其中,三元材料正在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之一。日本锂电知名研究机构IIT的最新统计表明,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市场份额已明显下降,而三元材料市场份额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据统计,三元动力电池成为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动力主流,装机量超过7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也曾表示,新能源乘用车看好三元材料。他认为乘用车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续航里程,而三元材料较高的比能量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多家外资机构预测,未来3至5年,高端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将会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面对三元材料已经迎来的高速增长,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力争抢占这一市场先机。
杉杉股份:三元材料(NCM)占比30%,供小型电动工具使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三元材料生产企业。公司锰酸锂占比不到10%。湖南杉杉(宁乡)年产1.5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推进,产品以钴酸锂、三元和二元为主,投产后产能达到2.7万吨,将进一步稳固公司龙头地位。
赣锋锂业:2013年1.75亿投向年产4500吨新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年产4500吨新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达产后,年均新增销售收入3.46亿,年均净利润3705.93万元。赣锋锂业是是国内锂系列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加工链最长,工艺技术最全面的专业生产商,也是国内深加工锂行业的龙头企业。
当升科技:营业务范围包括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小型锂电、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公司目前已有多款动力型多元材料实现批量生产,目前车用高镍正极材料占比提升,处于供不应求态势。
厦门钨业:电池材料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公司现拥有5000吨贮氢合金粉、1.05万吨各种锂离子材料生产能力,锂离子材料产品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NCM)等,日本松下为公司电池材料主要采购商之一。
中国宝安:公司间接持有贝特瑞51.91%权益。2012年,贝特瑞公司在研发硅碳、软碳、层状锰酸锂、层状三元材料等下一代的正负极材料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硅碳复合材料有望在2013年推向市场。
红星发展:公司申请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格林美:以荆门格林美为主体,拟投资9500万元建设年产3000吨动力电池用镍钴锰前驱体材料生产线。目前,公司的三元材料生产线是生产钴镍锰前驱体材料的。
江特电机:出资8034.46万元(占97.45%)设立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公司,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所涉足的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批量生产。
众和股份: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已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部分下游客户产品已进入汽车锂电池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