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施绊住“腿” 电动汽车发展难
充电基础设施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遇到的一大障碍。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5万辆,增长32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同比增长208%,这其中绝大部分为私人消费。因此2014年也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元年。
然而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据统计,201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近9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北京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为1:1,2013为2:1,2014年则为3:1。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由于无法充电,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将采取观望态度,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仅仅“看上去很美”。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建议,要想解决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无论是政府还是电力、汽车等提供商,都要尽快转换观念,从以“为公”为主转为“为私”为主。其次是要创造完善的私人用车建站、建桩环境。第三是要强化市场机制,政府只负责制定规划、出台标准等工作;技术路线、运行模式等应交由市场决定。第四,应鼓励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和经营模式创新。沈承鹏表示,销售和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是电动汽车市场良性发展的两个车轮,快慢应协调同步。所以只有汇集各方面智慧,理清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翘首以盼 补贴政策或将出台
据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家层面的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最快4月即将出台,预计中央财政将会按照充电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补贴。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央财政对于充电站建设的补贴比例有望在40%以上。
此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曾在2014年11月份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表示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群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政策主要与各城市新能源汽车年度推广考核结果挂钩,并且在中央政府下发资金后,由地方政府负责资金分配,但目前尚未有对充电设施建设的国家级直接补贴。
据统计,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88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十多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充电设施建设补贴,补贴比例大多在15%至30%之间。其中,上海、广州等城市对于充电桩建设的最高补贴比例为30%。
充电方式 你咋选?
充电是电动汽车在使用中的关键。在选购电动汽车时,不仅要关注车本身的性能,还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供您选择。
便携充电:便携充电是指使用随车附带的便携充电线连接普通家用插座充电。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充电方式,只要能找到插座,就可以充电。但其充电速度非常慢,在实际使用中,充电功率一般来说只有1.5kW。因此,在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便携充电成为最“无可奈何”的选择。
家用充电桩:家用充电桩是最常见的一种充电桩。一般私人用户购买电动汽车都会附赠一个家用充电桩。基本上,不同型号的家用充电桩虽然输出功率有差异,但是都能保证用一晚时间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充满,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
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一般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这类电力企业建设并维护经营。未来,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成熟,也会有不少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公共充电桩通常是家用充电桩的一种补充。对于没有固定车位或者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车主,公共充电桩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充电方式。。
超级充电站:对于特斯拉用户而言,还有一种充电方式可供选择,那就是超级充电站。这种完全由特斯拉自主建设的,便捷快速的充电网络,也成为特斯拉能够打开全球市场的制胜“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