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电池续航成智能设备发展挥之不去的“痛”

发布时间: 2015-04-01 15:33:05    来源: 电池中国网综合
字体:

[摘要]不得不说,电池续航一直是数码设备发展挥之不去的“痛”。对于现在流行的数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来说,最关键参数不是处理速度,也不是频幕分辨率,而是一块“靠谱”的电池。

 

  不得不说,电池续航一直是数码设备发展挥之不去的“痛”。对于现在流行的数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来说,最关键的不是处理速度,也不是屏幕分辨率,而是一块“靠谱”的电池。只有电池续航能力强劲,智能设备上的各种功能才能展现其应有的风采。电池“不给力”,一切都“白搭”。

  近几年,智能设备的存储能力、CPU速率、显示屏幕等多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各种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但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问世之后,就再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也正因如此,全球智能设备用户都十分渴望变革性的电池技术出现。

  为了缓解续航“尴尬”,智能设备厂商也提供了一些解决之道。如苹果新款Macbook一次充电可以使用9小时,比之前的产品续航能力提高不少。但其解决的方法也只是在其他软硬件如显示屏、芯片、SAM等方面减少能耗量。此外,相关测评显示,新款Macbook的“阶梯形电池”充分利用了内部有限空间,“加量不加质”地提供更多电量。简言之,新Macbook只是用间接方式提高了续航能力。

  近期被媒体热炒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也许将是这些智能设备突破续航“魔咒”的有效途径之一。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从而消除了电解液泄漏的问题,并且可以获得更小的体积。同时,固体电解质较高的密度以及致密的结构,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形成更大的势能,因此其充放电的速度也更快。

  此外,由石墨烯作电极制作成的超级电容,也可能成为未来的解决方案之一。这种超级电容具备高能量密度的特点,比传统电容器的容量高数百倍至数千倍。这种超级电容具有充电快速、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特点,也将成为一种可应用于智能设备的理想充电技术。

  尽管如此,以上两种充电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大规模商用。我们也期待智能设备用户可以早日告别“一天一充”的日子。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